提起济南老城,很多人会想到胡同里那些青砖灰瓦的四合院。济南市中区公立街就有一处四合院,建于清朝晚期,已有上百年历史,是济南市为数不多保存最完整的老济南四合院,已被列为济南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。七年前,这座四合院曾一度破败不堪,被划入“危房”之列。所幸,之后它迎来了一位爱惜古建筑的新主人王伟,在前后耗资300万元、经过三次大规模修缮后,8月8日,公立街13号历史建筑庆典仪式举行,正式宣告这座百年四合院焕发“新生”。这一场“拯救四合院”的行动,也给其他老建筑修缮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。
156万购置四合院,修缮耗资300万元
在经七纬五路口西侧,有一条狭长不起眼的小巷,穿过车水马龙的大道,拐进这条南北向的街巷中,渐渐远离喧嚣,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。这条藏匿于闹市中的小巷名为公立街,王伟购置的那处四合院就位于巷尾,门牌号为公立街13号。8日上午,王伟在院子门口举办了一个小型庆典仪式,聘请团队敲锣舞狮,一派热闹景象,庆祝自家四合院修缮工作正式完成。“前前后后修了三次,花费了300多万元,如今来看,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看着眼前的这座古建筑,聆听着周围人的惊叹与赞美,王伟心中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。
这是一处怎样的四合院,让王伟如此情有独钟?从外观来看,这是济南为数不多保存相当完整、传统方正的四合院。四合院整体坐西朝东,一进院落,由门楼、正房、南厢房、北厢房、倒座房5幢建筑组成,正房五开间,北侧和南侧厢房三开间,倒座四开间,总面积200余平方米。建筑采用砖木结构,立面三段式划分:下碱石砌,墙身青砖砌筑,硬山式屋顶。高高的门楼,大青石搭建起的门槛,门额上挂有“舜信园”三字门匾,门口左右两旁各有一尊石狮。推朱漆木门而入,宽敞的院子里长满绿色植物,还有两株约百年的丁香树,三个鸟笼挂在树枝上,画眉、相思鸟、鹩哥叽叽喳喳地欢叫着,给院子带来许多乐趣。尽管已有百年历史,但院落形态基本保留着百年前的原样,整体典雅大气,细节之处彰显精致。
“当初跟这个院子结缘,还多亏了咱们时报呢。”王伟笑着回忆说,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,他一直是时报的忠实读者,也对济南的老建筑很感兴趣。2012年底,他在翻看《济南时报》时,无意间看到一则出售四合院的广告。院子主人是一名浙江商人,之前在济南打拼创业时,从一位德州商人那里购得此院,后因为返回老家导致院子闲置多年。“我当时就买了车票,揣着现金去了趟浙江,用诚意打动了院子主人,最终以156万元价格买来此院。”
重新唤醒四合院,改造和保护要“平衡”
156万元购得一处200平方米四合院,还位于繁华的市中心,王伟看似捡了个“大便宜”,实际上却没少花费心思。“当时院子年久失修,修缮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。”王伟回忆说,当时整个院子破败不堪,房顶漏水、墙皮剥落,连影壁墙也歪了,后来被房管部门划入“危房”之列。为了修缮好这座古建筑,从2014年到2020年间,王伟委托多家专业团队重新设计、拆旧、翻新,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,在原有砖瓦、原木顶梁基础上翻修,从基础结构改造再到内部装修,前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缮,耗时近七年时间终于改造完工。“修缮用了10吨青石,3000块砖,1300片灰瓦,都是我跑遍了济南和周边地区,一点点淘回来的。”王伟说,普通装修根本花不了300多万元,他之所以花费超出普通翻修数倍的价格,是想把四合院古貌完整保存下来,这些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。
一切努力也是值得的。2019年10月,济南市公布了38处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,公立街13号传统民居榜上有名。如今,王伟将四合院当做办公场所使用,他同时打算有序免费对外开放参观,希望让更多游客和市民了解到这座历史悠久的院子,这是他作为新主人的一种责任和使命。
据调查,济南现存的老四合院数量不少,除了那些被列入文保单位的院子外,还有很多属于非文保单位,其中一些因产权复杂、人口众多、闲置出租等,或者沦为大杂院,或者缺乏修缮而破败。如何合理保护和开发四合院,也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。其中,不少建筑学者认为,对待老建筑有侧重保护和侧重利用两方面,与其任其衰败下去,不如在充分尊重建筑原始设计意图、原始风貌基础上,引入社会力量出资修缮,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尝试,“如果这种模式能做好,能给其他老建筑提供出路。”